禮拜六,太太去加班。我想到Samuel幾天前問過可不可以做香蕉蛋糕,剛好我買的香蕉已經成熟到了快破表的程度,所以決定帶著Samuel做香蕉蛋糕。
我家有一台把所有材料放進去、它就會自動攪拌和烘烤的麵包機(以前Costco有售,現在不知道還有沒有)。所以我原本的想法就是預備好材料,在可以的情況下,讓Samuel逐一放進去。這樣一來,剩下的工作就是按按機器,讓它自動處理。沒想到我們把材料全部放進去後,才發現機器的攪拌功能壞掉了。本來我還在想要怎麼運用那些已經放進去的材料,幸好靈光一閃,覺得機器的烘烤功能應該沒壞,所以我們就人工攪拌,到烘烤階段再讓機器處理。
於是Samuel多了一件事可以做:我把麵粉篩進機器裡,Samuel攪拌麵糊。不過攪拌到後來,麵糊黏度大增,他的力氣就不夠了,於是我就得自己來。
無論如何,終於開始烘烤,歷時一個半小時。Samuel很開心,一直跑去看烤得怎麼樣,看看還有多久時間才會好。Gideon在幹嘛?他一如往常,躺在地上玩車子。
香蕉蛋糕烤好,我們一起吃。Samuel問我:「爸爸,這是我們一起做的,對不對?」
當然對。這原就是我的本意,而我覺得,Samuel很在乎的也就是這個事實。
從Samuel很小的時候,我就覺得自己有一個責任,就是要帶著Samuel認識這個世界。所以他還不會講話時,我就會抱著他去廚房,告訴他這是筷子,這是湯匙,還讓他拿、讓他觸摸。稍大一點,我煮咖啡時,會讓他幫著轉磨豆機、按咖啡爐的開關。洗車時,讓他幫忙沖水。只要是當時他去做而不帶危險性的事,我都會讓他做。父親不是幫小孩把一切都做好,而是要帶著孩子認識這個世界,幫助他們熟悉、進而能在這個世界裡生存。
現在Samuel看我在煮飯做菜時,常常會跑來問我有什麼可以幫忙的。除了可以因此得到獎勵之外,我猜想和他可以因此而接觸一些新鮮東西也有一點關係。
當然,再怎麼說,小孩做起事來一定沒有大人做得乾淨俐落,所以在帶著小孩做事時,大人一定要有收拾殘局的心理準備,而且最重要的一件事是:不要因為小孩做得不夠好(更準確地說,是不符合大人的標準)而責罵小孩。舉例來說,我請Samuel幫忙攪拌麵糊。他攪拌起來可能不像我一樣,能把所有的麵粉都攪拌進去。如果我請他幫忙把蛋打進碗裡,他可能會把蛋殼一起打進去。但是大人不應該因為小孩的這些不完美而責罵他們。我知道有很多父母,在面對會把環境弄髒的事情時(例如把麵粉灑得滿桌滿地),反應會很激烈。但是父母應該要知道孩子的能力程度,他是否有能力控制得不出紕漏?而不是看到一地狼籍就開罵。
我最近就在想,什麼時候要開始訓練Samuel洗碗。但在此同時,我也做好心理準備,Samuel洗過的碗,我可能要再洗一遍。
我後來想一想,這次做蛋糕其實可以讓Samuel參與更多。例如我是把蛋直接打到機器裡,因為顧慮到裡面有其他材料,如果蛋殼掉進去,會很難找,所以就沒有讓Samuel打蛋。但是其實我可以讓他把蛋先打到碗裡,再把蛋倒進機器裡。可見要讓孩子參與我們的世界,也是要花一些心思的。
Samuel有點開心、有點自豪地問我:「爸爸,這是我們一起做的,對不對?」大概是這次做蛋糕最大的收穫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1 則留言:
趕快補說一下「父親節快樂」~~~
我覺得以舜爺爺「帶著Samuel認識這個世界」的想法好棒,我暨得龍應台也說過類似的話,在我最喜歡的書《孩子,你慢慢來》裡頭...
還有.....我想吃香蕉蛋糕ㄟ.....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