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五, 4月 11, 2008

和小孩一起長大

看清楚囉,標題是「和小孩一起長大」,不是「陪小孩一起長大」。

為人父母是一件需要成長的事,小孩長大,父母親也必須隨之長大,才能因應孩子的長大而改變對待他們的方式。

前幾天,Samuel在玩Wii的小叮噹遊戲時,遇到一個還沒有搞清楚怎麼玩的小遊戲。他手上拿著遙控器,我為了弄清楚怎麼玩,就抓著他的手,按了個按鈕,結果他就輸了。接著Samuel就對我大發脾氣,一直哭說為什麼我要幫他玩。(這件事的結果是:我覺得好心沒好報,就說以後不陪他玩Wii。而Samuel則因為對我不禮貎而被媽媽懇談。一開始其實並沒有罵他,但是Samuel的態度很差,最後~~Samuel挨打了。挨打的原因是對媽媽大吼大叫。)

我是真的出於好意,想幫Samuel弄清楚那個遊戲要怎麼玩,以便以後他又玩到那個遊戲時,可以幫助他,而不是因為自己想玩。但是這件事發生之後,我回想起過去和青少年相處的經驗,想到那時候曾經得到的心得,就是要和青少年一起成長。身為輔導或小組長,不能永遠把組員當小孩子看,尤其是在態度上。總有一天,當輔導或小組長的人會發現對同一個人採用同樣的責備方法,卻產生不同的反應,因為對方長大了,不一定是在靈命上,但是年紀卻是一定會長大的,對於尊重的要求會有所不同。雖然反應不一定是變差,但是大部份會變差-因為我們忽略了他們年紀變長的事實,還是用對待小孩的方式對待他們。

幫Samuel弄清楚遊戲怎麼玩,一向是我在做。以前的做法也都是這樣,我口頭上說幫他弄清楚怎麼玩,一面說一面就動手把遙控器接過來。這次其實也是一樣的,但是Samuel的反應不同了。當然有可能是別的原因造成的,可能是他想睡覺或沒睡飽或等等原因,但是無論如何,這個事件提醒我,Samuel三歲半多,正是心理和生理成長最快速的時候,我不能忽略他的改變,而採用不變的教養方式。正確的原則仍要堅持,但是執行方式必須改變。聖經教導父母說:「不要惹兒女的氣」,我想父母的態度隨著兒女的成長而成長,是實現這個教導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
我希望我能敏銳地察覺孩子的成長(尤其是心智上),並敏銳地隨之調整我對他們的教養方法,這樣才能在父子關係上獲得雙贏的結果。

沒有留言: